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简介
来源:制药与环境工程系   作者: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数:3054   日期:2020-06-12


 

一、团队带头人——邓启华(教授)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首届教学名师;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与协会活动与项目;四川省安全生产培训专家,泸州市化学化工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泸州市安全生产协会专家库专家。

二、专业负责人——王良波

国家资源库“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子项目第一负责人,国家二级品酒师、化学检验工二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有机合成工),全国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发表论文5篇,国家专利一项,主持科研课题4项,“泸州市团务工作先进个人”,“泸州市优秀学校团干部”,“泸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三、团队结构

本专业教学团队共16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12人,来自行业企业的骨干兼职教师4人。硕士13人,本科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4人,讲师4人,助教3人;有企业经历教师14人,双师比例94%。团队成员分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团队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人员稳定、业务能力强、教学科研素质高、团结协作、梯次合理的精干队伍。  

本专业教师团队认真钻研业务,学术水平提升较快,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58篇(核心期刊18篇),主参编教材5部,省市院级立项科研课题25项,成绩显著。

本专业是优质高校国内一流建设专业,团队正致力于整合行业企业资源,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产教融合共同育人,建立国内一流的产教融合平台。

四、教科研标志性成果

1. 国家资源库“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子项目建设团队。2017~2020

2.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医药食品专业群子项目药品生产技术国内一流专业建设(2017~2020);

3. 探索--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8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4. 建设现代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化工技术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模式,荣获2018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5. 教育部高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调研与制定(2017~2018);

6. 石化行指委创新行动计划化工安全与环保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项目,XM-07_H22_X126372017~2019);

7. 省级创新行动计划张宿义酒体设计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XM17-5,四川省教育厅XM-17_S51_X126372017~2019);

8. 构建“会--室”校企合作模式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3-2016年;

9. 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练、学、思、悟、拓”教学法研究与实践,四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3-2016年;

10. 化工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四川省推荐标准),2017~2018,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项目。

五、社会服务能力


序号

社会服务项目举例

1

国家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建设单位。

2

高等职业教育制药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泸州市科技局重点科技项目《配制酒的生产工艺研究》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建立

4

泸州医药产业园区、泸州锦云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提供科技服务

5

泸州汉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

6

构建“会--室”校企合作模式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年教育厅重点课题

7

2018年泸州市第十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8

2016年萃取减压蒸馏法生产25-二甲基-25己二醇新工艺

9

2016年与成都道弘实业有限公司共建对氯甲基苯乙烯产品合成项目工作室

10

2016年与成都道弘实业有限公司共建4,4'-(苯基异丙基)-10H-吩噻嗪-5,5-二氧化物合成小试研究项目工作室

 

六、人才培养质量


序号

年度

赛项名称

级别

参赛学生

1

2019

“博赫杯”全国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李燕、罗杨、陈宇轩

2

2018

“创客中国”四川省创新创业大赛

一等奖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左林玉、李明聪、韩肖

3

2018

“博赫杯”全国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王智钦、马利、黄庆

 

 

 

 

学校地址: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护国大道733号 联系电话:0830-3150415 传真:0830-3150329 邮编:646005